信息技术服务的主要风险(信息技术服务包括哪些方面)

2024-06-05

信息安全的隐患有那些?

1、朋友圈照片安全隐患:微信的“朋友圈”功能让用户可以分享生活照片,但容易被忽视的是,如果“附近的人”功能开启,陌生人有机会查看你的部分照片。为防止信息泄露,应关闭“附近的人”功能,并在隐私设置中禁止陌生人查看照片。微博个人信息泄露:微博作为社交平台,用户常在此分享个人动态和照片。

2、信息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运行安全隐患:这涉及到由网络和计算机构成的平台,可能存在信息被盗用的风险。 交易安全隐患:主要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 内容安全隐患:这涉及到内容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可能被泄露或盗用的风险。

3、【1】勒索软件威胁:当前,GandCrab、GlobeImposter和Crysis等勒索软件家族持续活跃,它们主要针对信息技术产业发达和人口密集的区域发起攻击。【2】移动设备病毒:在2019年上半年,针对Android系统的病毒包数量为1887万个,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49个百分点。

4、信息安全的四大隐患是: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误操作和计算机设备的物理性破坏。

5、【1】勒索病毒:活跃的勒索病毒家族以GandCrab、GlobeImposter、Crysis为主,攻击的地区以信息产业发达和人口密集地区为主。【2】手机病毒:2019年上半年,Android新增病毒包1887万个,同比下降549%。支付类病毒包新增19万个,同比增长130%。

6、微信朋友圈隐私风险:许多用户未意识到,即使设置“附近的人”功能关闭,也可能被陌生人查看照片。为保护个人信息,应关闭“允许陌生人看10张照片”的选项。微博个人信息泄露:微博是常用的社交平台,用户在分享生活点滴时,应避免泄露过多个人信息,尤其是旅游照片和动态。

企业信息化面临哪些风险

1、企业信息化风险主要有三类:是技术风险。包括项目的技术结构、项目的规模以及项目实施方的技术能力和经验。项目的技术结构设计过于复杂,项目的信息处理结构化程度过低,都会直接影响项目实施方对技术的把握,从而影响项目的质量,以及用户对技术的理解和消化。是管理风险。

2、数据泄露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数据泄露已成为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领域的常见问题。黑客攻击、内部人员误操作、邮件发送错误等都可能导致企业敏感数据泄露,如客户信息、财务数据、战略规划等。一旦发生数据泄露,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竞争力造成严重影响。

3、企业信息化风险及其特征 企业信息化风险 风险是在追求利益过程中出现的与利益相背离的价值取向,是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是一种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一种介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无知和完整知识之间的状态。

4、信息化项目的风险首先是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企业自身无法避免的,关键是制定政策的部门应该考虑到相关因素,并给出指导性的意见,以尽可能减少因为政策因素而产生的影响。信息化项目的风险其次是规划风险。

5、特定行业的风险也是多种多样。例如,金融服务必须通过信用挤压,债务抵押义务的彻底崩溃,以及结构化投资手段来进行竞争。消费产品制造商可能会因为“flash mobs”通过社会网络倾销他们的产品而感到苦恼。 场景计划可以通过制定应对各种不可能的事件的反应来降低风险。

6、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与建设成本过高,经营管理中协作不充分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存在地区不平衡,还较多停留在表面应用层次上,没有深入到企业的运行、管理各个环节。企业信息化投资不足和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是存在的两大难题。

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指什么?

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信息技术风险大致包括如下5方面内容:(1)完整性风险(integrity risk)。即数据未经授权使用或不完整或不准确而造成的风险。这种风险通常与用户界面的设计、数据处理程序、灾害恢复程序、数据控制机制及信息安全机制等有关;(2)存取风险(access risk)。即系统、数据或信息存取不当而导致的风险。

在信息科技应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以及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直接和间接损失的风险。

包括信息科技治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测试管理、信息科技运行维护和业务连续性等方面。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审计是评判一个信息系统是否真正安全的重要标准之一。

本指引所称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