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体传动及控制:实验室致力于发展高效、精确的流体传输与控制系统,为能源、交通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应用流体力学:实验室深入探究流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复杂流体问题,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机电系统控制与信号处理:实验室聚焦于机电系统的智能化控制,通过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提升系统性能。
2、位于浙江大学的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1],起源于1981年,由原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联合批准成立的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研究室。这个实验室在教育和科研领域拥有深厚底蕴,1985年被正式认定为首批开放实验室,随后在国际科研合作中崭露头角,于1989年被列入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3、日前,科技部同意并批准将我重点实验室“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名为:“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亦调整为:(1)流体传动及控制;(2)应用流体力学;(3)机电系统控制与信号处理;(4)机电系统集成及智能化;(5)机电系统及装备设计与制造。
4、杨华勇杨华勇,1961年1月12日出生于重庆市,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主任,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5、杨俭,男性,出生于1962年,是一位具有高级职称的学者,三级教授,同时也是硕士生导师。他在学术领域深耕,持有浙江大学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目前,他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任职,担任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的重要角色,作为学科带头人的身份引领着学院的发展。
6、年5月至今,李德骏回到了浙江大学,成为机械能源学院机械电子控制工程研究所的副教授,并担任硕士生导师,同时在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副主任,原先是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成员。
1、机械电子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结合了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的知识,主要研究机械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和集成。这个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设计和制造各种机械设备,同时也需要掌握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在机械电子工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如何将电子技术应用于传统的机械设计中,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2、电子工程 电子工程部分则要求学生了解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基本概念,掌握各种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学习集成电路设计、微控制器编程、信号与系统分析等专业知识。
3、扎实学习基础课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这些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重专业课程学习: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等。
1、机电一体化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涵盖了机械、电子、控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机械制图、电工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加工工艺、机电控制技术、自动化控制原理等核心课程。此外,还会进行电工技术基础实训、电子技术基础实训、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训等实际操作,以提升实践技能。
2、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
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学习机械制造、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专业课程 机械制造基础:这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学生需要了解机械制造的原理、工艺和装备。包括机械加工、刀具与夹具、测量技术等内容。
4、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培养以机械学和电子学为基础,熟悉现代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技术和装备,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和技术的运用和开发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5、机电一体化,或称机械电子工程(Mechatronics),是结合了机械工程与电子技术的交叉学科。它起源于1971年日本,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机械与微电子技术紧密结合,赋予了机器以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性。
属于装备制造门类自动化类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研究机电传动控制、工程制图、机电设备控制、液压与气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进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加工制造、技术管理、安装调试,常用机电产品设计改造及技术管理等。
机电一体化课程主要包括: 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 电气控制原理 自动化控制系统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实践。详细解释如下: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涵盖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以及机械制造工艺等内容。
主要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工艺学、机电设备概论、液压与气动、电气及PLC控制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及应用、传感器及应用、电工与电子技术。
机电一体化的课程主要包括: 机械工程基础 电气控制技术 自动化理论及应用 微电子技术与PLC编程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实践。详细解释如下:机械工程基础是机电一体化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涵盖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材料科学等基础知识,为学生在机电一体化领域提供必要的机械背景。
机电工程专业的学习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基础理论课程 数学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这些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提供了数学基础。物理课程:大学物理、电磁学等,这些课程帮助学生理解物理世界的基本原理。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主要课程有: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控技术及应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械CAD/CAM,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电力电子变流技术、C语言、Protel电路板设计、电机控制、检测与转换技术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