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为了保证平抛,所以切线水平,为了保证轨迹相同,需要从斜槽相同位置静止释放;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则 ,则 (2)根据上述分析,正确步骤应该为BADC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角度的平抛运动的准备工作,需要满足平抛运动的初时条件:水平末端、同一位置静止释放。
2、a、c;(2)c(3)0;0 试题分析:(1)斜槽末端水平,才能保证小球离开斜槽末端时速度为水平方向,故a对;为保证小球多次运动是同一条轨迹,每次小球的释放点都应该相同,b错c对;小球的运动轨迹是平滑曲线,故连线时不能用折线,d错。
3、y1-y2=gT平方,由此求出T,x1或x2与T的比值就是平抛初速度。
4、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时,跟质量无关,小球的运动时间可以根据高度来求,不用秒表,所以,选FL。
1、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为了保证平抛,所以切线水平,为了保证轨迹相同,需要从斜槽相同位置静止释放;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则 ,则 (2)根据上述分析,正确步骤应该为BADC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角度的平抛运动的准备工作,需要满足平抛运动的初时条件:水平末端、同一位置静止释放。
2、y1-y2=gT平方,由此求出T,x1或x2与T的比值就是平抛初速度。
3、将小球放在水槽末端水平轨道末端,若小球静止可以认为斜槽末端水平。
4、物 理 实 验 报 告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日 期 实验课题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实验目的 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 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实验原理 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5、a、c;(2)c(3)0;0 试题分析:(1)斜槽末端水平,才能保证小球离开斜槽末端时速度为水平方向,故a对;为保证小球多次运动是同一条轨迹,每次小球的释放点都应该相同,b错c对;小球的运动轨迹是平滑曲线,故连线时不能用折线,d错。
1、平抛实验实验1:用平抛运动演示仪演示平抛运动。注意观察平抛运动的轨迹,发现它是一条曲线。
2、b错c对;小球的运动轨迹是平滑曲线,故连线时不能用折线,d错。(2)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分别满足的关系是: 联立可得 可知 图象是直线时,说明小球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3、书中涉及到许多力学问题,其中以“第二天”的述叙最为突出,在“第二天”中,为了批判地球不动的谬论,证明地球在绕轴自旋,为此伽利略广泛地运用了他在力学领域里的研究成果,如落体运动、抛体运动,摆的振动、惯性运动以及运动的合成和相对性原理等。
4、实验数据 1. 以O为圆点, 画出竖直向下的y轴和水平向右的x轴. 2. 从曲线上选取A、B、C、D四个不同的点,测出它们的坐标, 记在表内。 根据公式 求出每次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再求出V0的平均值。
5、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高二物理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2 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6、前面学习过应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处理平抛运动,现在能否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这类问题? (2)小球抛出后至落地之前的运动过程中,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为h1的A点时速度为v1,经过高度为h2的B点时速度为v2,写出 物体在位置A、B时的机械能的表达式并找出这二个机械能之间的关系。
1、只可以用于平抛运动的竖直方向,如果是其它曲线运动,也只可以用于曲线运动的做匀变速运动的分运动部分。
2、A错误是因为:在两相邻的时间内只要满足位移相等就可以保证上述公式的正确,而不能保证该段时间内的运动状态,所以说此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错误的。B的正确解释了A的错误,体现出了均匀性。解释如下:可以把任意相等的时间T无限的取小,就能保证匀变速直线运动。
3、= T(v0 + aT - v0)= aT^2 这是一个初速度v0=0,匀加速运动的总位移和时间的关系。通过这个式子求出的是前t要的冲总位移。使用这个公式的条件就是这二个:v0=0。加速度不变。而第一个t(例如1s)、第二个t(1s)、、、的时间都是一个t(1s),而不是总时间。
4、水平运动速度v不影响竖直运动,所以一下只讨论竖直分运动和竖直高度。你的公式有点小错误,应该是ΔH=gΔT^2。
5、平抛运动相关公式推理的原理为:平抛运动可视为以下两个运动的合运动:(1)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由于惯性而做初速度不变的匀速直线运动 (2)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而做的自由落体运动。这两个分运动各自独立,又是同时进行,具有分运动的独立性和等时性。